2010年GCT考試語文練習
來源:在職研究生招生信息網(wǎng) 發(fā)布時間:2011-10-26 13:57:09
標點:
常用的標點符號分點號和標號兩大類。
點號分為句末點號和句內(nèi)點號。句末點號有句號、問號、嘆號3種;句內(nèi)點號有逗號、頓號、分號、冒號4種。
常用的標號有9種,即:引號、括號、破折號、省略號、著重號、連接號、間隔號、書名號和專名號。
標點符號的書寫位置:
“七點”不能居行首;“三標”前后有講究;連接、間隔寫中間,著重用在字下頭;破折、省略均連寫,一行兩格處中游。
(一)主要的標點符號用法
頓號
例1.這次會議對玉米、小麥、油料、和棉花的收購任務(wù),作了重新安排,大家都很滿意。
例2.離村三、四里外有一條小河。
例3.這次“嚴打”的成功,和廣大公安干、警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,和公安干、警家屬的支持是分不開的。
例4.亞馬遜河、尼羅河、密西西比河、 和長江是世界四大河流。
例5.這翻滾的麥浪,這清清的河水,這大雁的歌唱,使年輕人深深陶醉了。
例6.你要不斷進步,識字,生產(chǎn)。
例7.這個故事講得真實,動人。
例8.這時課堂里響起了“向孔繁森學習!”“向孔繁森致敬!”的口號。
例9.原子彈、氫彈的爆炸,人造衛(wèi)星的發(fā)射、回收,標志著我國科學技術(shù)的發(fā)展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。
例10.烏魯木齊的大街上到處擺著水果攤,甜瓜啊、西瓜啊、伊犁蘋果啊、庫爾勒香梨啊…… ,走到哪兒都聞得見誘人的香味。
逗號
1.可以用在主謂之間,但一般有一定條件。
(1)主語較長的
這巨大的打擊和難言的悲痛,幾乎把他擊倒了。
這個演員表上排列在最后一名的小角色,卻贏得了觀眾最熱烈的掌聲。
(2)強調(diào)主語
北京,是我們偉大祖國的首都。
(3)主語后有語氣詞
你啊,還是那個老樣子。
(4)變式句(主謂倒裝句)
怎么啦,你?
多么美麗,這一朵朵鮮花。
(5)謂語是主謂短語
自行車,我騎出去了。
2.用在較長的賓語前邊,用在動詞與賓語之間。主謂短語作賓語,前邊可有逗號。
我曾想,蝴蝶會大概是云南所特有的自然環(huán)境的產(chǎn)物吧。
我不得不承認,他的實力比我強得多。
3.用在句首狀語后
眨眼間,他就把作業(yè)做完了。
在一個明媚的早晨,他登上了去石家莊的列車。
4.用在獨立語后
據(jù)說,最美的城市應(yīng)在山與湖之間。(注意:據(jù)說后面不能用冒號)
我來北京,往少里說也有十幾次了。
5.某些句中關(guān)聯(lián)詞后面有時也用逗號。這往往是出于強調(diào)的需要,一般關(guān)聯(lián)詞語后是不必停頓的。
但是,我還有話要對你說。
勞動很艱苦,可是,我們根本不怕。
6.用在后置定語前
我們應(yīng)該有新的生活,為我們所未經(jīng)歷過的。
7.用介詞“把”、“被”等組成的介賓短語作狀語,與謂語聯(lián)系緊密,一般不用逗號。
這些謬論都已被我國各項建設(shè)事業(yè)的勝利駁得體無完膚了。
8.有些并列的賓語之間,既可以用逗號,也可以用頓號。
如:記憶的品質(zhì)包括:記憶的廣度、記憶的持久性、記憶的敏捷性。
9.用在復句內(nèi)部的分句間。如:
層層的葉子中間,零星地點綴些白花,有裊娜地開著的,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。
10.用在次序語后面。如:
第一,時間緊,任務(wù)重,我們必須加勁干; 第二,我們一定要注意安全。
分號
分號表示并列復句內(nèi)部分句之間的停頓,停頓比逗號要長。只有一重關(guān)系的復句,分句間一般用逗號,不用分號。如果分句內(nèi)部已用了逗號,并列分句之間必須用分號。
1.在句中凡用逗號不能很清楚地表達并列分句關(guān)系的地方就用分號。
如:
他的神色,還是那么的安祥;他的舉止,還是那么凝重。
侵略者的諾言,騙不了人;他們的武力,嚇不倒人。
2.分號在復句中使用時注意以下兩點
(1)在分號與句號之間,分號與分號之間至少有一個逗號。
張家界石峰林立,峭壁萬仞;天子山居高臨下,氣勢磅礴;索溪峪群峰環(huán)抱,粗壯雄峻。
(2)在某些轉(zhuǎn)折復句“但”前邊可用分號。
我國年滿十八歲的公民,不分民族、種族、性別、財產(chǎn),都有選舉權(quán)與被選舉權(quán);但是依法被剝奪政治權(quán)利者除外。
如果是復句形式充當句子的賓語,而賓語前頭又用了冒號,那么分句內(nèi)部也可用分號。
例1.經(jīng)驗告訴我們:天上的薄云,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征;那種低而厚密的云層,常常是陰雨諷雪的預兆。
句號是句末點號,分號是句內(nèi)點號。既然已經(jīng)用了句號,表明整個句子已結(jié)束,再用分號,便顯得不倫不類?;蛘邔⒕涮柛臑槎禾?,或者分號改為句號。
例2.一、學習貴在自覺。要有笨鳥先飛的精神,自我加壓;二、學習貴在刻苦。要有模而不舍的精神,持之以恒;……
冒號
冒號是用在提示語的后面或前面,表示提示下文或總括上文的點號。
下午,他揀了好幾件東西:兩條長桌,四個椅子,一副香爐燭臺,一桿臺秤
他不愛學習,喜歡體育,人緣挺好:我知道的就這些。
運用冒號時應(yīng)注意
1.冒號一般管到句終,不能管到句終則不能用冒號。
例1.記者在一些家庭采訪,不少家長反映:孩子作業(yè)多,作業(yè)時間長,有時做作業(yè)到深夜,這些情況在全國多處學校都存在。
例2.這種驚人的事實證明:人如果老想著錢,看不到敵人的腐蝕進攻,就會走入歧途,可見這些事實是可以作為活教材的。
練習:毛澤東有兩句詩:“獨有英雄驅(qū)虎豹,更無豪杰怕熊羆”,我從中感受到了******人的大無畏精神。
2.轉(zhuǎn)述不能用冒號。
老師說,他今天不舒服,不來給同學們上課了。
練習:我們要牢記毛主席:“好好學習,天天向上”的教導,爭當三好學生。
3.如果后文不是引用原話,人稱又未發(fā)生變化,前文既可用冒號,也可用逗號(指出、說明、證明和認為,這些謂語后一般用逗號)
如:鄧小平指出,科學技術(shù)是第一生產(chǎn)力。
4.沒有比較大的停頓不用冒號
參加國慶獻禮的優(yōu)秀影片:《風暴》《青春之歌》《林則徐》等,也將在各大城市放映。
5.“某某說”“某某想”后不是直接引用,不用冒號;放在所說話中間不能用冒號;放在所說話的后邊用句號。如:
他說今天不回家了。
“這個問題,”李明說,“讓我好好考慮考慮。”
“落后就要挨打。”鄧小平告誡我們說。
6.冒號還可表總結(jié)。不過,若被總結(jié)的若干句之間已用了句號,就不能用冒號來總結(jié)上文,因為這很容易被誤解為是對最后一個句號以內(nèi)的總結(jié)。在用冒號領(lǐng)起下文時也要注意,如果被領(lǐng)起的內(nèi)容超出下面一個句號以外,最好改用句號。
如:他不愛學習,喜歡體育,人緣挺好:我知道的就是這些。
7.同一句中不能用兩個冒號。
“晚上開大會,張書記宣布:廠里要實行兩項改革措施:一是持證上崗,二是脫產(chǎn)培訓。”
“宣布”后面是冒號,“措施”,后面又是冒號,這是不符合標點符號使用習慣的。在同一個句子中,冒號一般只能用一個,否則便會面目不清。兩個冒號中應(yīng)有一個改為逗號。
破折號
(1)解釋:說明前文
各國政府——無論****政府或共和政府——都驅(qū)逐他。
解釋補充說明、承接
無須掛畫,門外有幅巨畫——名叫自然。
(2)話題轉(zhuǎn)換、轉(zhuǎn)折
“今天好熱啊!——你什么時候去上海?”
我本來不想去,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——有什么看頭啊!
(3)表說話的中斷和延長
“小林——我來了!”他大喊著。
那個時候在無錫的人,我倒問過,可是——(表示說話中斷)
(4)表意思遞進(緊承),這種情況下,通常能看出破折號前后在時間上的推移、在意思上的推進、在空間上的轉(zhuǎn)移、在情節(jié)上的變化。
團結(jié)——批評——團結(jié)
(5)表分項列舉
根據(jù)研究對象不同,環(huán)境物理分為以下五個分支學科:
——環(huán)境聲學;
——環(huán)境光學;
——環(huán)境熱學;
——環(huán)境電磁學;
——環(huán)境空氣動力學。
另外,破折號還用于連接歇后語,標明文章副標題和詞、詩、文的作者等。
(6)總結(jié)上文
朋友!你是這么愛我們的祖國,愛我們的偉大領(lǐng)袖毛主席,你一定會深深地愛我們的戰(zhàn)士,——他們確實是我們最可愛的人!
使用破折號應(yīng)注意的問題:
1.破折號與括號的區(qū)別
括號里標明的語句僅是對上文的解釋說明,不是正文,讀的時候不必讀出;破折號標明的語句是對前文的解釋說明,同時又是正文的一部分,必須與上下文連讀下來。
2.破折號之前可以有點號,但破折號之后不能有點號。
3.破折號與“是”“有”等提示的詞不能同時使用。
4.破折號與冒號的區(qū)別:
(1)今天晚會上有如下節(jié)目:舞蹈、獨唱……(表提示)
(2)我國的四大發(fā)明——火藥、指南針、印刷術(shù)、造紙術(shù)對世界歷史的發(fā)展有偉大的貢獻。(表解釋說明)
(3)破折號后的解釋說明可去掉,而冒號后的則不可去掉。
5.行文中表解釋說明通常只用一個破折號引出,這類語句若插在句子中而且較長,可用雙破折號,即注釋語前后各一個。
感嘆號
感嘆號用于句末表強烈感情
注意
(1)如果有成份倒置,感嘆號用在句末
多美呀,秋天的北京!
(2)兩個嘆詞連用,一般后一個用嘆號,前一個用逗號。
啊,??!又到春天了。
(3)語氣強烈的反問句有時可用感嘆號。
哎呀,你怎么不早說呢?。ǚ磫柧洌?/p>
問號
表示一句問話說完之后的停頓的點號
注意
(1)連續(xù)問句,問話人一個接一個地發(fā)問,構(gòu)成一串相對獨立的問句時,每個問句末尾都用問號。(承接較緊密的,中間可用逗號)
除了他能去,誰還能呢?你嗎?你能去嗎?
到底怎么辦?去還是不去?
可愛的,我將什么來比擬你呢?我怎么比擬的出呢?
(2)選擇問句,在句末用問號,句中用逗號。選擇問句中,如果為了強調(diào),每個選擇分句后都用問號,此類句子在分句后一般有句末語氣助詞。
這是臨比賽膽怯呢,還是身體不舒服?
對這樣的青年,我們是應(yīng)該支持他呢,還是應(yīng)該指責他呢?
(3)主謂倒裝句,問號放在句末,謂語后用逗號。
安排工作了嗎,這些新來的同志?
你就去嗎,小栓的爹?
(4)有的句子雖使用了疑問詞,但整個句子不是疑問句,句末不用問號。即當一個問句做某一句子的主語或賓語時,則整個句子不是問句,但并不要求回答,其目的只在于陳述一種情況,這種句子也不用問號。
我們應(yīng)該研究一下,這件事究竟應(yīng)該怎么辦。
他家住哪里,我不知道。
誰也說不清他到底是什么人。
括號
括號是表示文中的注釋部分的標號。
括號分為句內(nèi)括號和句外括號兩種。
1.句內(nèi)括號指只注釋或補充說明句子中一部分詞語的括號。
如:可以說,除了詩(因為詩是最難翻譯的),雨果的重要作品(小說和劇本)大都有了中文譯本。
注意:
(1)句內(nèi)括號要緊貼被解釋被補充的詞語后
(2)括號內(nèi)的注釋語如果帶有標點,其最后一個標點(問號、嘆句除外)應(yīng)省去。
我看那后記(我讀魯迅先生的書,一向是這樣讀法),但是看完第一面就翻不開了。
(3)如果要在被解釋被補充的詞語后加點號,點號放在后括號后面。
2.句外括號是指注釋或補充說明全句內(nèi)容的括號。
“鍥而舍之,朽木不折;鍥而不舍,金石可鏤?!保ā盾髯?勸學篇》)
(1)句外括號要放在被注釋被補充的句子末尾的點號后。
(2)在任何情況下,括號前后不能同時有點號。
(3)句外括號內(nèi)的注釋語如果是一句話,那么句末點號應(yīng)該保留;如果不成句,就不加句末點號。
引號
引號表文中引用等的標號。
1.表直接引用,一般引號冒號都用:
毛澤東教導我們說:“好好學習,天天向上?!?/p>
2.間接引用:引文已成為說話人句子的一個組成部分,分兩種情況。
(1)引文結(jié)束前不需停頓,那么其后不能有任何點號。
“橫眉冷對千夫指,俯首甘為儒子?!笔囚斞赶壬男袆訉懻?。
(2)引文結(jié)束時剛好需要停頓,那么點號應(yīng)在引號后。
黑格爾曾指出過,錯誤本身乃是“達到其理的一個必然的環(huán)節(jié)”,這是很有見地的。
3.引文末了是問號、感嘆號的,無論直引、夾引均放在引號內(nèi)。
我們的口號是“中國人民大團結(jié)萬歲!”
他看她臉上淚浸浸的便說:“你哭了?”
我一進教室,就看見“你在浪費時間嗎?”的標語。
例如:
1.我國歷代作家常以“意則期多,字則唯少”作為寫文章的準則,力求“句句無余字,篇中無長語。”
2.耿大媽對兒子說:“大成,見人該問好就問好,該行禮就行禮,別怕人笑話,俗話說:‘禮多人不怪嘛。’”
書名號
書名號主要用來標明書名、篇名、報刊名、文件名、戲曲名、歌曲名、圖畫名等
1.書名號之間可用頓號,也可不用任何點號。
“激流三部曲”——《家》、《春》、《秋》
我剛走進電影院,就看見屏幕上赫然投著“生死抉擇”四個字。
2.書名與篇名連用時,先寫書名,后寫篇名,中間用間隔號,然后加上書名號。如:
《荀子?勸學》。
其他應(yīng)注意的問題:
1.分號和冒號。
例1.直到十幾天后,這才陸續(xù)的知道她家里還有嚴厲的婆婆;一個小叔子,十多歲,能打柴了;她是春天沒了丈夫的;他本來也打柴為生,比她小十歲:大家所知道的就是這些。(魯迅《祝福》)
2.引號與句逗的配合使用。
例2.魯迅先生連忙掉轉(zhuǎn)話頭,親切地問:“你真?zhèn)€姓唐嗎?”“真?zhèn)€姓唐?!蔽艺f?!芭?,哦,”他看定我,似乎十分高興,“我也姓過一回唐的?!?唐弢《瑣憶》)
例3.人們常說:“東虹轟隆西虹雨。”
例4.布谷鳥開始唱歌,勞動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“阿公阿婆,割麥插禾”。
3.句內(nèi)括號和句外括號。
例5.中國猿人(全名為“中國猿人北京種”,或簡稱“北京人”)在我國的發(fā)現(xiàn),是對古人類學的一個重大貢獻。
例6.懶,能使人脾氣大。(老舍《駱駝祥子》)
典型例題分析(《教程?標點》前五題)
例1:下列句子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是:
A.耿大媽對兒子說:“大成,見人該問好就問好,該行禮就行禮,別怕人笑話,俗話說:‘禮多人不怪嘛’?!豹?/p>
B.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橋的消息傳出后,許多人都非常關(guān)心這座立交橋?qū)⒃趺唇?那里的近千株樹木將怎么辦?
C.蟬的幼蟲初次出現(xiàn)于地面,需要尋求適當?shù)牡胤?mdash;—矮樹、籬笆、野草、灌木枝等——蛻掉身上的皮。
D.現(xiàn)代畫家徐悲鴻筆下的馬,正如有的評論家所說的那樣,“神形兼?zhèn)?,充滿生機?!?/p>
例2:下列句子中,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句是
A.小河對岸三、四里外是淺山,好似細浪微波,線條柔和,宛延起伏,連接著高高的遠山。
B.證券交易所內(nèi)那些穿紅馬甲的人便是經(jīng)紀人,穿黃馬甲的人則是管理和服務(wù)人員;這是全世界都統(tǒng)一的。
C.他從報上看到某大學研究生院和《中國文化》編委會聯(lián)合主辦《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暑期講習班》的招生啟事,立刻寫信去報名。
D.“唉!”作家嘆道,“紅塵之中,人海茫茫,要找出個不知姓名的陌生人來,這不是大海撈針嗎?”
例3: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的使用,正確的一句是
A.這個經(jīng)濟協(xié)作區(qū),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,較強的工業(yè)基礎(chǔ),巨大的生活資料市場,較豐富的動植物、礦產(chǎn)、海洋、旅游等資源。
B.當太陽完全被月亮的身影遮住時,與神女般若隱若現(xiàn)的“海爾—波普”慧星相比,清晰的水星亮晶晶地伴在被遮黑的太陽旁邊,金星、木星也同現(xiàn)在天宇。
C.出版社在1997年第一季度社科新書征訂單上提醒郵購者:務(wù)必在匯款單上寫清姓名及詳細地址(匯款單附言欄內(nèi)注明所購的書名、冊數(shù))。
D.今年春節(jié),這個省的沿海地區(qū)要完成3700萬土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,任務(wù)重、工程難、規(guī)模大。
例4: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話中畫線處的標點,恰當?shù)囊唤M是
“畫人畫鬼高人一等,刺貪刺虐入骨三分”①這是郭沫若為蒲松齡紀念館聊齋堂寫的對聯(lián)?!爱嬋水嫻怼保浮读凝S志異》的題材內(nèi)容② 它借狐鬼故事來達到“刺貪刺虐”的目的;“高人一等”,是評價蒲松齡在文學史上的貢獻;“入骨三分”,則概括了他在創(chuàng)作上的成就。今天這節(jié)課要學習他的名篇③促織,讓我們來看看這個評價是否恰當④
① ② ③ ④
A. , , 《》 。
B 。 ; “” 。
C , ; 《》 ?
D 。 , “” ?
例5:下列標點符號使用沒有錯誤的一項是
A.“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?同志們?!睆S長嚴肅地說。
B.我要給爺爺理發(fā),爺爺笑了:“你?笤帚疙瘩戴帽子——充人哩?!豹?/p>
C.基礎(chǔ)知識究竟扎實不扎實?對今后的繼續(xù)深造有重要影響。
D.今天去呢?還是明天去呢?我實在拿不定主意。
下一篇: 2011年GCT考試語文練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