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操作系統(tǒng)引論。
(1)操作系統(tǒng)的目標和作用;
(2)操作系統(tǒng)的發(fā)展過程;
(3)操作系統(tǒng)的基本特性;
(4)操作系統(tǒng)的主要功能;
(5)OS 結構設計。
2、進程的描述與控制。
(1)前趨圖和程序執(zhí)行;
(2)進程的描述;
(3)進程控制;
(4)進程同步;
(5)經典進程的同步問題;
(6)進程通信;
(7)線程(Threads)的基本概念;
(8)線程的實現(xiàn)。
3、處理機調度與死鎖。
(1)處理機調度的層次和調度算法的目標;
(2)作業(yè)與作業(yè)調度;
(3)進程調度;
(4)實時調度;
(5)死鎖概述;
(6)預防死鎖;
(7)避免死鎖;
(8)死鎖的檢測與解除。
4、存儲器管理。
(1)存儲器的層次結構;
(2)程序的裝入和鏈接;
(3)連續(xù)分配存儲管理方式;
(4)對換(Swapping);
(5)分頁存儲管理方式;
(6)分段存儲管理方式。
5、虛擬存儲器。
(1)虛擬存儲器概述;
(2)請求分頁存儲管理方式;
(3)頁面置換算法;
(4)“抖動”與工作集;
(5)請求分段存儲管理方式。
6、輸入輸出系統(tǒng)。
(1)I/O 系統(tǒng)的功能、模型和接口;
(2)I/O 設備和設備控制器;
(3)中斷機構和中斷處理程序;
(4)設備驅動程序;
(5)與設備無關的I/O 軟件;
(6)用戶層的I/O 軟件;
(7)緩沖區(qū)管理;
(8)磁盤存儲器的性能和調度。
7、文件管理。
(1)文件和文件系統(tǒng);
(2)文件的邏輯結構;
(3)文件目錄;
(4)文件共享;
(5)文件保護。
8、磁盤存儲器的管理。
(1)外存的組織方式;
(2)文件存儲空間的管理;
(3)提高磁盤I/O 速度的途徑;
(4)提高磁盤可靠性的技術;
(5)數(shù)據(jù)一致性控制。
9、操作系統(tǒng)接口。
(1)用戶接口;
(2)Shell 命令語言;
(3)聯(lián)機命令接口的實現(xiàn);
(4)系統(tǒng)調用的概念和類型;
(5)UNIX 系統(tǒng)調用;
(6)系統(tǒng)調用的實現(xiàn)。
參考書目:
《計算機操作系統(tǒng)(第四版)》湯小丹、梁紅兵、哲鳳屏、湯子瀛,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。
您填的信息已提交,老師會在24小時之內與您聯(lián)系
如果還有其他疑問請撥打以下電話